长沙云麓宫

2024-11-12

一、简概

长沙云麓宫,这座历史悠久的道观静静地矗立在岳麓山巅,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它始建于明成化十四年(1478 年),建筑面积约 600 平方米,由前坪、香炉、门、殿、石柱、铁瓦、后坪等组成,是典型的南方庭院式木石结构。建筑多以两层重檐歇山阁楼为主,石级回廊、名花佳木点缀其间,整体风格清幽古朴、庄重典雅。

云麓宫作为道家七十二福地之二十三 “洞真墟福地”,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里曾历经多次毁建,却依然屹立不倒,见证着岁月的变迁。从明朝吉王就藩长沙后出资修建,参照湖北武当山道观形制设计取名洞真观,到后来的多次毁于兵火、自然灾害以及人为破坏,再到一次次的重修,云麓宫的命运多舛,却也更加凸显了它的坚韧与珍贵。

众多游客被云麓宫的神秘所吸引,纷纷前来探索。他们漫步在古色古香的建筑之间,感受着历史的沉淀;欣赏着四周古木参天的美景,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这里不仅是一处宗教圣地,更是人们追寻心灵宁静的好去处。

二、源远流长的历史画卷

(一)传奇的始建与发展

云麓宫始建于明成化十四年(1478 年),由吉王朱见浚捐建。吉王就藩长沙后,参照湖北武当山道观形制设计,取名为洞真观。此后,云麓宫历经多次修缮与扩建。嘉靖年间,太守孙复命道士李可经主持修葺,并增植松、柏、桐、梓及篁竹千株,使观宇周围风景焕然一新。隆庆年间,道士金守分募捐拓地,增建堂殿,改名云麓宫,筑屋五间,凿石为柱,覆以铁瓦,以抗风雪。宫的前殿为关圣殿,中殿祀玄帝,名玄武祖师殿,后殿祀 “三清”,体系正式、完整。

(二)战乱中的命运多舛

云麓宫在历史的长河中命运多舛。明末,战乱又起,云麓宫两度毁于兵火。咸丰二年(1852 年),云麓宫再次毁于兵灾,原来的格局被打破。1944 年,日军飞机轰炸,云麓宫大部被毁。1966 年,在 “文化大革命” 期间,云麓宫又遭到严重破坏。然而,云麓宫在一次次的灾难后又不断重建。抗战胜利后,修复望湘亭,并在亭中摆了一尊纯阳真人吕洞宾浮雕石像,还刻了他的《百字铭》。1957 年,重修云麓宫。1976 年以后,宫殿逐渐恢复一些元气,内部格局在凌乱中形成新格局。云麓宫虽历经多次破坏,但它始终承载着历史的记忆,见证着岁月的变迁。

三、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

(一)南方庭院式木石结构

云麓宫的建筑以石柱铁瓦为支撑,展现出古朴而坚固的质感。两层重檐歇山阁楼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宫宇之中,飞檐如翼,轻盈而灵动。阁楼的设计既体现了传统建筑的庄重典雅,又不失灵动之美。石级回廊蜿蜒曲折,如同一条灵动的丝带,将各个建筑连接在一起。漫步在回廊之上,仿佛穿越时光隧道,感受着历史的沉淀。回廊两旁,名花佳木点缀其间,为整个宫宇增添了一抹生机与活力。春天,繁花似锦,香气四溢;夏天,绿树成荫,清凉宜人;秋天,红叶似火,美不胜收;冬天,银装素裹,宛如仙境。这些名花佳木与建筑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清幽古朴、庄重典雅的氛围。

(二)依山就势的布局

云麓宫的殿宇分布看似凌乱,实则蕴含着 “道法自然” 的真谛。殿宇依山就势,不拘一格,没有中规中矩的整体规划,却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这种布局方式,让人感受到道家崇尚自然、顺应自然的理念。在云麓宫中,殿宇的分布不是人为的刻意安排,而是顺应山势、地形的自然结果。有的殿宇隐藏在山林之中,若隐若现;有的殿宇则突兀于山坡之上,气势恢宏。看似毫无规律的分布,却在不经意间展现出一种自然之美。这种美,不是刻意雕琢的人工之美,而是大自然与人类智慧的完美结合。云麓宫的建筑风格,不仅体现了道家的文化内涵,也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它是一座活着的历史博物馆,见证了岁月的变迁,也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云麓宫地处长沙市岳麓区岳麓山的右顶峰之上,占据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这里,仿佛是连接天地的神秘之所,让人在踏入的瞬间,便能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的宁静与壮美。

站在云麓宫,可尽情领略 “直上云麓三千丈,来看长沙百万家” 的壮阔景色。极目远眺,长沙城的繁华尽收眼底,百万人家的烟火气息与岳麓山的清幽宁静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独特的画卷。远处,湘江如一条蓝色的丝带,蜿蜒流淌,波光粼粼。橘子洲头犹如一艘巨轮,静静地停泊在湘江之中,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未来的希望。

岳麓山作为南岳七十二峰之一,云麓宫所在的位置更是具有特殊的意义。四周峰峦耸峙,石骨盘迂,树竹青翠,仿佛是大自然为云麓宫打造的天然屏障。这里不仅是一处观景胜地,更是人们感受大自然魅力、追寻心灵宁静的绝佳之地。

云麓宫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了历史与现代、自然与人文的交汇点。在这里,人们可以在欣赏美景的同时,缅怀历史,感受道家文化的博大精深。它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岳麓山之巅,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访。

五、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

(一)道家文化的传承

云麓宫作为道教福地,自创建以来便一直致力于传播道家文化。其参照武当山形制设计,从一开始就奠定了深厚的道家文化底蕴。宫的前殿为关圣殿,中殿祀玄帝,名玄武祖师殿,后殿祀 “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这三位尊神代表着道家的最高信仰,合体三清,彰显出道家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这里,道士们修身养性,采药炼丹,以求得道成仙。云麓宫不仅是一座道观,更是道家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吸引着众多信徒和对道家文化感兴趣的人们前来朝拜和学习。

(二)自然崇拜与仙风道骨

云麓宫充满着自然崇拜的韵味。宫前下方的 “飞来石”,正式名称叫 “拜岳石”,3 米见方,突兀山坡,好似天外飞来。其朝向正好对着南岳方向,仿佛在拜南岳的祝融峰。石上刻有宋代赵忭写的诗,“片石传中天,云深鸟道间,人多祝尧寿,登此拜南山。” 过去,“拜岳石” 边还建过灵官殿。宫门左下方一棵大樟树叉中,夹着一口铁钟,原钟是万历四年铸造,经风霜雨雪而不锈,发出的声音如 “归来”,故被称为 “归来钟”,后传成 “飞来钟”。一口平常的铁钟,被演绎成了道家的神仙故事。“飞来钟” 处,曾经建过一座清虚宫。这些传说和景观,无不体现着云麓宫对自然的崇拜和道家文化的神秘魅力,让人感受到一种仙风道骨的韵味。

(三)历史与文化的交织

云麓宫与文人墨客有着深厚的渊源。历史上,无数文人墨客来此游玩题咏,虽大多因年代久远,历经战乱而无法见到,但仍有一些诗词流传至今。如明末清初长沙人廖元度的《宿云麓宫》,清代岳麓书院肄业生、溆浦人严正基所撰的《夜登云麓宫》等。云麓宫不仅是文人墨客的聚集地,也是历史的见证者。在云麓宫留满岁月的石台阶、石护坡上,刻有一些名字,他们大部分是抗战时期长沙会战中牺牲的战士。这些名字,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是不应该被遗忘的。云麓宫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将道家文化与历史记忆融为一体,成为了一座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的历史宝库。

六、便捷清晰的交通路线

公共交通出行

前往长沙云麓宫,可选择多种公共交通方式。乘坐 63、106、132、202、305、908、立珊线、旅 1 路等公交车在市四医院站下车,从东大门进入岳麓山景区,之后沿着景区道路前行,便可抵达云麓宫。或者乘 132、202、305、立珊专线、旅 1、旅 3 线在岳麓山南站下车,从南大门进入。需要注意的是,最好从火车站乘立珊线到岳麓山下,避免乘坐 202 路公交车,因为这是公交线,会绕一个很大的圈子才到岳麓山,浪费时间。

自驾出行

如果选择自驾前往云麓宫,也是比较方便的。岳麓山景区周边有多个停车场可供停车。不过,在旅游旺季,停车场可能会比较拥挤,需要提前规划好行程,预留足够的时间寻找停车位。

地铁出行

长沙市地铁四号线在湖南大学站下车,从这里可以步行前往岳麓山景区的南大门,进而前往云麓宫。地铁出行不仅方便快捷,还能避免交通拥堵,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无论选择哪种交通方式,都能较为便捷地到达云麓宫,感受这座历史悠久的道观的独特魅力。

七、游玩的注意事项

开放时间与门票价格

长沙云麓宫的开放时间为全年 09:00 - 17:30。门票方面,岳麓山景区免费开放,但云麓宫本身无单独门票收费标准的记载(参考资料中有说法不一的情况,如部分提到月麓山门票 15 元;云麓宫 5 元;麓山寺 5 元;鸟语林 20 元等,但主流信息显示云麓宫门票免费)。游客在前往之前最好确认一下门票信息,以便做好预算和行程安排。

求签注意事项

云麓宫可以求签,价格通常为 10 元一支。在求签前,游客最好保持心态平和,不要带有过多的情绪,以虔诚之心对待求签过程。同时,求签过程中要注意礼仪,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摇签的时候要保持心态平和,不要过于急躁。拿到签后,可以向道士请教签文的意思,但要注意避免过度解读或者断章取义。如果自己对签文的解读不是很有把握,可以请教道士或者其他熟悉这方面的人士。另外,要注意不要在月经期间、酒后去求签。在求签的过程中不要随意走动或者大声喧哗,以免干扰其他人的祭拜。

饮茶歇息要点

云麓宫有露天茶室,游客可以在此饮茶歇息。在享受这份宁静的同时,也要注意爱护环境,不要随意丢弃垃圾。同时,尊重道观的规定和其他游客的感受,不要大声喧哗。如果在银杏树下喝茶赏秋,更要珍惜这份自然之美,不要破坏银杏树及周围的环境。

总之,游客在游玩云麓宫时,要遵守相关规定,注意开放时间和门票信息,以文明的方式进行求签和饮茶歇息等活动,这样才能更好地感受云麓宫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