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菜的由来

2024-11-12

春秋战国时期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湖南主要是楚人和越人生活栖息之地。当时饮食风俗因多民族杂居而出现差异,且祭祀之风盛行。日常主食以稻米为主,饮食生活中已有烧、烤、焖、煎、煮、蒸、炖、醋烹、卤、酱等十余种烹制方法。从出土的文物可以看出,当时湖南盛食之器不但品种齐全,而且精致雅观。楚国大夫屈原《招魂》记载的 “楚国食单” 被学术界视为湘菜有确切记载的开始。

秦汉时期

秦汉两代,湖南的饮食文化逐渐发展成一个从用料、烹调方法到风味风格都比较完整的体系。1974 年,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古墓里,发现了迄今最早的一批竹简菜单,不仅记录了百余种名贵菜品,还记载了羹、炙、煎、熬、蒸、腊、炮等 10 余种烹调方法。肉羹一项就分为 5 大类 24 种,此外还有 72 种食物。烹调用的调料有盐、酱、豉、曲、糖、蜜、韭、梅、桂皮、花椒、茱萸等。由于湖南物产丰富,素有 “鱼米之乡” 的美称,自唐、宋以来,尤其在明、清之际,湖南饮食文化的发展更趋完善,逐步形成了全国八大菜系中一支具有鲜明特色的湘菜系。

六朝唐宋时期

六朝唐宋时期,湘菜浓、香的风格基本确立。随着大量人口南迁,湘地区的经济、文化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从而促进了饮食业的繁荣与发展。与此同时,在菜品上也有了一定的创新,出现了很多流传千古的名菜,如东安鸡、怀胎鸭、龙女解珠、子龙脱袍等。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是湘菜发展的黄金时期,湖南饮食文化的发展更趋完善。当时的湖南商旅云集,市场繁荣,湘菜茶楼酒馆遍及全省各地。且因为辣椒的传入,逐渐具备了 “辣” 的特征,进而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菜系,独特风格也在这时基本定局。

晚晴、民国时期

晚清战事频发,湖南人曾国藩、左宗棠先后率领湘军转战南北,也将湘菜带到了各地。特别是左宗棠,还为湘菜留下了 “左宗棠鸡” 这道名肴。民国时期名人谭延闿及其家厨创立了湘菜的重要菜系 —— 祖庵湘菜。谭延闿,曾任湖南督军兼省长,后出任南京国民政府主席及首任行政院院长,深谙饮馔之学。他的家厨曹荩臣被称为谭厨,谭家菜为祖庵大菜。

二、湘菜的价格区间

(一)高价湘菜的奢华体验

在湘菜的世界里,有一些令人惊叹的高价菜品。比如有报道称,存在价格高达 11000 一顿的湘菜。这些湘菜虽然每道菜的食材可能我们都认识,但组合在一起却呈现出令人咋舌的价格。或许是因为其独特的烹饪工艺、顶级的食材搭配以及奢华的用餐环境,让其价格如此高昂。这种高价湘菜往往是一种奢华的体验,适合那些追求极致美食享受的食客。

(二)亲民价格的国民湘菜馆

除了高价湘菜,湘菜中也有很多亲民价格的国民湘菜馆。人均 30 元的湘菜馆以家常味道深受欢迎,比如满堂红国民饭堂(长星店),芙蓉区长房 UP 年代 M - 113。这里的湘菜咸辣适中,荤素结合,一碗简单的肉汁拌饭就能让人感受到 “家常” 的魅力。

还有人均 20 多元的湘菜馆,如越来越湘(花园桥店),人均不过 30 元,却能品尝到砂锅小炒鸡、鸡汤煨老豆腐、小米油渣土豆丝等美味菜品。在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一些湘菜馆也悄然把人均客单价向下打到了 20 元,如湘寻辣访。这些低价湘菜馆以超高的性价比冲击市场,让更多的人能够品尝到美味的湘菜。

人均 20 元的湘菜馆可以说是卷到了天花板,以实惠的价格提供美味的菜品,成为打工人午饭的不错选择。这些湘菜馆虽然价格低,但在菜品质量上并不含糊,通过精心的烹饪和搭配,让食客们品尝到地道的湘菜味道。

三、湘菜的独特味道

(一)七大特色菜的美味呈现

剁椒鱼头:这道湘菜经典,以其独特的辣而不燥的口感和鲜嫩无比的鱼肉征服了无数食客。选用肥美丰满的胖鱼头,铺上红彤彤的剁椒,色彩鲜艳诱人。鱼肉的鲜美与剁椒的辣味相互交融,辣中带甜,甜中含香,香辣交织,每一口都仿佛在舌尖上舞动,让人回味无穷。

腊味合蒸:作为湖南的经典名菜,它以腊猪肉、腊鸡、腊鱼为主料,配以醇厚的鸡汤和精选调料,经过清蒸而成。腊香四溢,咸甜适口,口感柔韧而不油腻。品尝时,能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和家的味道。

麻辣子鸡:色香味俱佳的麻辣子鸡是长沙玉楼东酒家的招牌菜之一。鸡肉外酥里嫩,麻辣味浓,让人食欲大增。清末名士曾国藩之孙品尝后赞不绝口,留下了传颂千古的佳句。

毛氏红烧肉:这道红烧肉与伟大领袖毛主席紧密相连,甜而不腻、酥而不烂的口感让人回味无穷。石荫祥大师精心挑选不肥不瘦的肉块,加入酱油、糖等调料,烹饪出最正宗的毛氏红烧肉。

永州血鸭:在永州,血鸭是家喻户晓的美味。它色泽红润,口感焦脆爽口,香辣咸味兼备。凉血的特点在炎炎夏日里送来一份难得的清爽。

东安子鸡:被誉为 “八大湘菜之首” 的东安子鸡,色泽艳丽,肉质鲜嫩,酸辣可口。它的历史可追溯至唐代开元年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湘菜文化。

湘西外婆菜:这道不起眼的小菜却蕴含着独特的风味。以大头菜、白萝卜、豇豆等为原料,经过湘西传统的晾晒工艺和坛中腌制而成。每一口都散发着浓郁的湘西风情。

(二)与其他菜系味道的对比

与安徽菜相比,湘菜制作更加精细,口味多变。安徽菜偏咸,且喜欢吃腐烂发霉的东西,如毛豆腐、咸货等,卖相实在难看。而湘菜注重色形,红红火火很有食欲。虽然安徽菜和湘菜都因气候潮湿有吃发酵食物和吃辣的习惯,但湘菜既咸又辣,重口指数超过安徽菜,且注重香辣、香鲜、软嫩。

与湖北菜相比,湖北菜以清淡、鲜美为主,善用各种时令蔬菜,突出食材的原味。而湘菜则更偏重于麻、辣、酸的口味,大量使用辣椒等调料。湖北菜注重食材的鲜嫩,常用水煮、清蒸等简单的烹饪方法,而湘菜更擅长利用炒、煸、炸等方法,通过高温烹饪来增强调料的香味和口感。湖南菜之所以更受欢迎,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当下年轻人对辣味的偏好。

四、湘菜的制作过程

(一)农家一碗香的制作步骤

食材准备:鸡蛋 3 个、猪肉 120 克左右、青红椒各 6 个、蒜 3 瓣、料酒 1 勺、老抽半勺、蚝油 1 勺、胡椒粉少许、生抽 1 勺。

烹饪步骤

  1. 猪肉肥瘦分开切片,瘦肉放 1 勺料酒 + 1 勺蚝油 + 半勺老抽 + 少许胡椒粉搅拌均匀,腌制 15 分钟以上。

  1. 大蒜拍烂切片,青红椒斜刀切片。

  1. 中火多点油烧热,直接打入 3 个鸡蛋,煎久一点微焦,老一点更香捞出。

  1. 留点底油,放入肥肉煸出猪油,煎至发黄微焦。

  1. 放入大蒜和腌好的瘦肉翻炒几下,加入青红椒片翻炒几下。

  1. 倒入煎好的鸡蛋,加入少许食盐、味精,将鸡蛋用锅铲划成小块,大火翻炒 1 分钟左右。

  1. 最后加入 1 勺生抽翻炒,炒出锅气即可出锅装盘。

调味方法:主要通过料酒去腥,蚝油、老抽增加色泽和鲜味,胡椒粉提味,生抽调味增鲜。

(二)其他精美湘菜的制作工艺

酸辣牛扣

食材准备:新鲜带皮黄牛肉(牛腩)500 克、酸辣椒 20 克、上海青 100 克、整黄干椒 20 克、八角 2 克、桂皮 2 克、香叶 2 克、老姜 10 克、蒜米 3 克、盐 10 克、白酒 5 克、家乐鸡精 5 克、家乐酸辣汁 5 克、味精 5 克、胡椒粉 3 克。

制作过程

  1. 将新鲜带皮黄牛肉去毛、洗净;菜心焯水备用。

  1. 将牛腩焯水,加入白酒。

  1. 将黄干椒、大料、老姜放入高压锅中,加入牛腩压制 25—30 分钟。

  1. 将牛腩切 2.5 厘米厚,扣入碗中;将姜、蒜米炒香,扣入盐、酸椒粒、酸辣汁等调好味。

  1. 将制好的牛扣扣入盘中,将原汤勾芡淋上,用菜心摆盘即可。

盛世芙蓉

食材准备:带皮五花肉 500 克,十头鲜鲍 10 个、小油菜 10 棵,湘莲 150 克,土鸡 200 克,梅干菜 60 克、盐 5 克,味精 3 克,鸡粉 2 克,胡椒粉 5 克,干红椒 20 克,白糖 80 克,干红椒粉 10 克,蚝油 15 克,老抽 5 克,豆豉 10 克,生抽 15 克,料酒 16 克,姜 20 克,葱 10 克,淀粉 10 克,调和油 50 克。

制作过程

  1. 将五花肉肉皮刮洗干净,下冷水锅煮熟,切成四方块备用。

  1. 鲍鱼去壳洗净,削花刀,加葱、姜、料酒腌渍;另将鲍鱼壳洗净备用。

  1. 土鸡肉洗净,切块备用。

  1. 炒糖色加水,加入盐、味精、料酒、葱、姜调味,五花肉下锅,卤至肉皮红润捞出,切成薄片。

  1. 将肉片卷成筒状,中间镶入湘莲籽,整齐码入扣碗中,再撒上盐、鸡精、胡椒粉;再把梅干菜加盐、味精、辣椒粉、豆豉、老抽炒香后码在肉上,上蒸笼蒸 40 分钟左右,反扣盘中。

  1. 鲍鱼下入 6 成熟油锅中过油,断生后捞出。

  1. 将姜、鸡块、干红椒节煸香,加汤调味,放入鲍鱼,烧至入味,勾芡后把鲍鱼挑出,摆在扣肉四周,菜心焯水,点缀在鲍鱼中间。

  1. 调玻璃芡,淋在扣肉上即可。

五、湘菜的忌口事项

(一)特定人群的忌口原因

  1.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辣味食物中含有辣椒素,会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加快心跳速度,不利于心血管病患者康复。短时间内连续吃太多辣味食物可导致急性心力衰竭、心脏猝死,即使没发生意外,也可妨碍原有的心脑血管病及肺内病变的康复。

  1. 肾病患者:辣椒素通过肾脏排泄,对肾脏实质细胞带来损伤,影响肾脏功能,严重的话可改变肾功能,甚至诱发肾功能衰竭。

  1. 患有胃病的人:患有食管炎、慢性胃炎和胃溃疡的人不能吃辣,因为受到辣椒素刺激会使得胃部粘膜充血、水肿和糜烂,加重病情。此外也会加快胃肠道蠕动,引起腹泻和腹痛,同时影响消化功能恢复。

  1. 患胆囊炎或胰腺炎的患者:受到辣椒素刺激可增加胃酸分泌,胃酸分泌过多时可使得胆囊收缩,导致胆道口括约肌痉挛,使得胆汁排出困难,最终诱发胰腺炎、胆囊炎或胆绞痛。

  1. 甲亢和眼病患者:甲亢患者心跳速度本来就快,吃辣味食物后心跳速度加快,导致心慌,加重其病症。另外患有角膜炎和红眼病的人不能吃辣味食物,以免引起上火而加重病情。

  1. 痔疮和口腔溃疡患者:因为辣椒刺激可引起痔疮部位充血水肿。凡是伴有便秘以及肛周疾病的人都不能吃太多辣味食物,保持清淡饮食。另外口腔溃疡患者不能吃辣味食物,因为口腔黏膜对酸苦辣咸非常敏感,吃辣的食物会加重疼痛感,减慢溃疡愈合速度。

  1. 正在服用中药的人:辣椒素可影响中药疗效,因此正在服用中药的人不能吃辛辣食物,保持清淡饮食,不能吃一切含有刺激因素的食物,以免使得病情复发。

  1. 孕妇和产妇:孕妇少吃辣味食物,以免使得口舌生疮,导致胃肠道不适,影响肠胃对营养物质吸收,不利于胎儿健康成长。另外哺乳期内也不能吃辣味食物,以免引起便秘。辣味成分会通过乳汁进入孩子体内,加重婴儿内热。

  1. 痛风患者:湘菜汤中含有许多辛辣的调料,如辣椒、姜、蒜等,可能会加重痛风患者的症状,因此不建议痛风患者食用湘菜汤,特别是在症状加重期间。痛风患者应该避免食用高嘌呤食物,如红肉、内脏、海鲜、豆类等。

  1. 动脉硬化患者:用于制作腊肉的鸡肉、牛肉或猪肉,通常都是半精半肥的 “五花肉”,脂肪含量大多会超标。同时,制作过程中,需要经过腌制、烟熏,用盐极易超标。因此,动脉硬化患者要适量控制吃湘菜。

(二)健康吃辣的方法建议

  1. 根据体质吃辣:手脚容易发凉、贫血的人适当多吃辣;有胃溃疡、食道炎、结膜炎、便秘、痔疮的人要少吃。

  1. 根据气候吃辣:在气候干燥的北方,要降低辣椒摄入量,以免过度吃辣使自己的心情变得急躁,让自己上火;南方冬季比较湿冷,可以适当吃些辣椒来调和体内气虚,但每次不能超过 100 克。

  1. 辣椒煮熟吃:最好吃鲜辣椒,因为其营养更丰富。建议做熟了吃,以免生辣椒中大量的辣椒素对口腔和胃肠道黏膜造成刺激。

  1. 选择酸辣口味:酸辣口味的剁椒由于加了醋可减少上火几率;麻辣里的花椒辛热,使人更易上火,要少吃。

  1. 搭配降燥、泻热食物:可以搭配降燥、泻热食物,如鸭肉、虾、鲍鱼、苦瓜、丝瓜、黄瓜等,也可以煮点清凉的绿豆粥、荷叶粥败火。主食最好选粗粮,如玉米或白薯,因其膳食纤维含量丰富可预防因肠胃燥热引起的便秘。

  1. 搭配酸味水果:吃完可以喝杯酸奶或牛奶,解辣清热。餐后宜多吃含纤维素等物质的酸味水果,能刺激消化液分泌、加速肠胃蠕动,滋阴润燥。像苹果、梨、香蕉、山楂、葡萄、柚子,都有去火的作用。

  1. 搭配适当饮品:酸奶、豆浆、牛奶等可以中和辣椒的刺激性,而冰镇饮料可以减少辣椒对口腔、胃肠道的刺激。

  1. 避免油炸辣椒:很多人喜欢把辣椒油炸后食用,其实这样会加重上火,因此建议吃辣椒的时候,不要过多加盐和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