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Copyright © 湖南长沙旅游景点特色美食网 沪ICP备2024074259号
2024-11-12
团山湖村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湘江西岸,八曲河与沩水河交汇处。这里曾是雷锋奋斗过的地方,如今成为乡村振兴的示范村。
团山湖村面积约 7 平方公里,作为雷锋精神发源地,处处都有雷锋的故事。这里人文资源丰富,历史底蕴深厚。在望城资规分局的 “三个强化” 持续推进下,团山湖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团山湖村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向群众广泛宣传耕地保护政策法规,提高群众知晓率。“田长制” 公示牌设立在醒目位置,群众可扫码查看耕地信息并反馈情况。2022 年和 2023 年,村委会与当地种植大户协作,将坑塘水面和养殖坑塘恢复为耕地,增加了 340 亩耕地,连续 23 个月违法用地 “零新增”,牢牢守住了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
在村庄规划编制中,充分挖掘 “雷锋精神发源地” 这一文化内涵,以 “红色+绿色+古色” 为产业发展方向,定位为 “雷锋精神高地,基层治理示范,文旅融合名片,乡村振兴样板,共同富裕标杆”。规划得到村民大力支持,新增了村组广场、环境整治等公共服务设施,建成 9 处美丽屋场,打造了多个学雷锋活动阵地和教育实践基地,获得多项荣誉。
团山湖村还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对闲置资产进行分类处置,与社会资本合作成立公司,将 500 多亩水塘改造成水草养殖基地,治理水生态的同时为村集体经济贡献 20 多万元。如今形成了生态农业、智慧农业、研学教育、文化旅游、中医康养、电商科创六大特色产业布局,村集体经济收入节节高。
曾经的团山湖洪水泛滥、沼泽遍布,一到丰水期,湘江的洪水倒灌进沩水河和八曲河,整个团山湖一片汪洋。随着时间的推移,团山湖村开启了新的治水篇章。2021 年,湖南省水利厅启动 “水美湘村” 建设,团山湖村抓住契机,采取水系连通、清淤疏浚、小流域生态治理、小微水体生态修复等措施。村里成立 “水美湘村” 示范创建临时党支部,党员和骨干积极宣传政策,村 “两委” 班子成员走村串户动员村民参与。建设化粪池、隔油池、沤肥池,对生活污水进行分散式处理,通过小型人工湿地池内沉淀过滤实现达标排放。同时构建 “水下森林” 生态平衡系统,对村内水体进行综合生态整治。
经过努力,团山湖村水清河畅,焕发新生。2021 年,团山湖村捧回 “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湖南省‘水美湘村’示范村” 的牌子。如今的团山湖,河水清澈,河面整洁,水上景观有特色,水中生态有保护。沿着湖岸步道,走上拱桥,河水中的 “水生植物” 生态浮岛如水上 “小花园”。河岸边,明艳的金鸡菊衬托错落有致的村居,倒映在澄澈的水面上,构成一幅艳美的乡村画卷。
团山湖村以水生态循环经济为基础,积极打造 “红绿蓝” 三色现代化都市农业产业链。在红色文旅方面,作为雷锋精神发源地,团山湖村处处可见雷锋的足迹。治沩展览馆里,有雷锋投身于团山湖治沩工作,学打硪、开拖拉机的奋斗身影;正兴文苑里,《南来的燕子啊》《茵茵》等文学作品出自雷锋笔下,诉说着他对团山湖美好生活的向往。最美奋斗者广场、奋勇台、七问亭等红色文化阵地上,雷锋艰苦奋斗、团结集体的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团山湖村村民。
在绿色生态农业方面,团山湖村通过实施清淤扩容、连通水系、疏通沟渠、拦污截污等一系列综合治理举措,八曲河水质逐年提升,现已稳定达到 Ⅲ 类标准。村里流转了 500 多亩稻田养殖小龙虾,在湖中构建 “水下森林”,通过科学配比种植矮苦草、黑藻、菖蒲等不同种类水生植物,养殖水生生物,辅以微生物构建水生态平衡系统,形成共生体系的生态自净系统,让水体实现自我修复。同时,按照 “保护自然资源,发掘人文内涵” 理念,打造 “八曲河八景”,让自然景色与人文底蕴充分融合。
在蓝色水生态产业方面,以长沙荣安泰合作模式为范本,引进农美种苗、正良生态、中新农业等一批现代农业企业,深入建设 “水美湘村” 体验地。将水生植物和农作物种植、水生态养殖、水生态研学、水生态民宿、水生态拓展、水生态活动、水生态餐饮等多种业态融合引入,构建水生态全产业链业态。初步预计达产后营收将过千万,为村集体创收上百万元。
1957 年,望城县做出了围垦团山湖、成立国营团山湖农场的重大决定。全县上下积极响应,近两万劳动力投入到这场艰苦卓绝的战斗中。那时的条件极为艰苦,工地上近两万人排成了首尾相距 20 余里的 “长蛇阵”,沿线尽是田间小道,道路泥泞不堪。但这并没有阻挡人们的热情和决心,他们齐心协力开辟新洪道,新筑大堤。在严寒的冬天,地上落了深雪,河里结了厚冰,刺骨的冷风阵阵吹来,可那勤劳勇敢的 18000 多名钢铁战士,不怕千辛万苦地和冰雪战斗。人山人海,挑土筑堤。那挑战的喊声,加油的口号声,打夯的号子声,还有小学生们来慰问时的鼓声,混合一起,响彻云霄。人们为了根治沩水,修筑长堤,忘记了寒冷和疲劳,甚至忘记了自己的生命。
雷锋在团山湖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积极参与治理沩水,骑马送信,无论白天深夜,只要有任务,他总是坚决完成。泥泞中摔倒了,爬起来又走;风雨中衣服湿透了,靠自身热量烘干;手脚冻肿了,忍受着前行。他还开拖拉机围垦团山湖,为了实现做一名好农民的理想,刻苦学习钻研,很快学会了开拖拉机,并兴奋地写下了《我学会开拖拉机了》,发表在 1958 年 3 月 16 日的《望城报》上。雷锋不仅是劳动能手,还是一位文学青年,他在团山湖写下了众多文艺作品。抒情长诗《南来的燕子啊》描述了团山湖翻天覆地的变化,“南来的燕子啊!/ 新来的候鸟,/ 从北方飞到了南方,/ 轻盈地掠过团山湖的上空,/ 闪着惊异的眼光……”。而著名的《雷锋七问》更是充满了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 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雷锋的文学才华,更体现了他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团山湖的建筑风格犹如乡村公园,平整黑亮的油砂路通入家家户户,青石铺成的小径伸向无边荷塘深处,飞禽走兽雕塑屹立其间,连片的水稻田和蔬菜基地展现出田园山水画的意境。
团山湖村的民居错落有致,大多为传统的中式建筑风格,白墙灰瓦,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得益彰。这些民居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同时,也融入了一些现代元素,如宽敞的窗户、明亮的玻璃,既保证了室内的采光和通风,又增添了时尚感。许多民居的门前都有一个小院子,种着各种花卉和蔬菜,充满了生活气息。有些民居还进行了改造,成为了特色民宿,为游客提供了舒适的住宿环境。
除了民居,团山湖村还有一些公共建筑,如党建房、学雷锋志愿者活动中心等。这些建筑设计简洁大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党建房作为村里党员活动的中心,外观庄重严肃,内部设施齐全,为党员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和交流场所。学雷锋志愿者活动中心则充满了活力和温暖,这里是志愿者们开展活动的地方,墙上挂满了雷锋的画像和事迹介绍,时刻提醒着人们传承雷锋精神。
团山湖村的飞禽走兽雕塑是一大特色景观。这些雕塑栩栩如生,形态各异,有的展翅欲飞,有的悠然自得,为乡村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雕塑的材质大多为石材或金属,经过精心雕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们分布在村庄的各个角落,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成为了游客们拍照打卡的热门景点。
团山湖村的建筑风格与田园风光完美融合。连片的水稻田和蔬菜基地环绕着村庄,绿色的农作物与白墙灰瓦的民居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青石铺成的小径穿梭在荷塘之间,人们可以漫步其中,欣赏荷花的美丽,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油砂路平整黑亮,连接着各个民居和公共建筑,方便了村民的出行,也为游客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这种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体现了团山湖村独特的魅力。
团山湖作为雷锋精神发源地,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治沩展览馆详细记录着雷锋参与治理沩水的故事,那些生动的画面仿佛将人们带回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最美奋斗者广场上,雷锋的雕像屹立,激励着每一位到访者。
团山湖雷锋精神教育实践基地更是成为了传承雷锋精神的重要场所。这里,人们可以深入了解雷锋在团山湖的点点滴滴,感受他的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和团结集体的精神。基地通过各种形式的展览、宣讲活动,让雷锋精神深入人心。
例如,团山湖村成立了以村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工作小组,设立雷锋精神宣讲活动室,完善工作管理规章制度。组织成立了 “雷锋精神宣讲队”,开设特色宣讲课程,打造 “重走雷锋路,再看团山湖” 特色活动,吸引了众多人前来参观调研。据统计,已开展基层理论宣讲 500 余场(次),受众达 2 万余人(次)。
基地还被评为 “长沙市基层理论宣讲基地”,进一步提升了其在传播雷锋精神方面的影响力。这里不仅是理论宣讲的场所,更是雷锋精神传承的重要阵地,为培养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着重要作用。
清朝嘉庆年间,十位家庭主妇捐资在团山湖的八曲河上修桥,桥长八丈,宽五尺,四个桥墩,北岸还建有石亭和石碑。为了记住这十位家庭主妇的恩德,老百姓便将这座桥命名为 “十婆桥”。同治九年,桥被洪水冲毁,同治十年又有十个婆婆捐资重修十婆桥。
这个故事充分体现了邻里互助、舍己为人、和衷共济的优良美德。雷锋来到团山湖后,深受这种美德的影响。他知道了清朝十个婆婆捐资为百姓建 “十婆桥” 的美德故事,从此在心里埋下乐于助人的种子,并开出鲜艳的花朵。
雷锋无微不至照顾生病的赵阳城指挥长,想方设法为他找来路边姜煮青壳鸭蛋的土方治好了老毛病;他自掏腰包看望照料年迈多病的孤寡老人;他将攒了很久准备买新棉被的钱全部捐给县团委买拖拉机,大冬天仍然盖着旧了的薄被。
团山湖村的人们也在雷锋精神的影响下,传承着这些优良美德。近年来,村里连续 5 年组织开展寻找团山湖 “最美人物系列” 活动,引导广大居民群众升华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建设相亲相爱的家庭关系,以 “小家” 和睦助推 “大家” 和谐。
在这里,雷锋精神与传统美德相互融合,共同铸就了团山湖村独特的文化内涵,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团山湖人不断前行。
团山湖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
公共交通方面,长沙 W206 路公交车和 W196 路公交车均经过团山湖村附近。W206 路公交车起点站是长郡斑马湖中学 (首末站),终点站是徐家桥公交首末站,沿途共有 37 个站点,其中青年组、嵩山寺、团山湖、团山重建地等站点可到达团山湖村。线路运营时间为 06:50、09:00、10:50、14:50、17:50、20:00,该线路是由长沙市望城区雷锋巴士有限公司负责运营。W196 路公交车起点站是大龙村村委会,终点站是铜官首末站,沿途共有 18 个站点,其中团山湖广场站点可到达团山湖村。线路运营时间为 07:30、10:00、13:00、18:00,该线路是由长沙市望城区众旺公交有限公司负责运营。
自驾出行也是不错的选择。团山湖村与望城中心城区仅一水之隔,距离区政府约 3 公里,距长沙市政府仅半小时车程。梅十线、京珠复线贯穿全村,为自驾游客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2024 年 8 月 12 日至 10 月 31 日,望城区老八曲河流域处险整治工程项目施工期间,梅十公路与老八曲河交界处实行全封闭施工。由望城区三汊河大桥方向前往团山湖村方向的车辆,在施工现场前 200 米处,沿沩水河堤直行至嵩山寺方向路口,左转到新湖路绕行至梅十公路通行;由团山湖村方向前往望城区三汊河大桥方向的车辆,在梅十公路与新湖路交汇处,右转向东沿新湖路直行上沩水河堤绕行。
团山湖村的荷花一般在 6 月至 8 月初盛开,是赏荷的好时节。赏荷时,游客可以沿着乌山街道团山湖村的乡间小道漫步,欣赏荷花的美丽。但需要注意的是,荷花开放程度不同,有的已完全开放,颜色粉粉嫩嫩;有的还是花苞,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娇小可爱。同时,偶尔会有小蜻蜓在一旁飞舞,为荷花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
在赏荷过程中,游客要文明观赏,不要随意采摘荷花和荷叶。荷花是团山湖村的一道美丽风景线,我们应该共同保护这片美景。此外,由于荷花生长在水中,游客在观赏时要注意安全,不要靠近水边,以免发生意外。
团山湖村是一个适合露营的地方,游客可以在这里搭天幕,享受大自然的美景。但在露营前,游客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要选择合适的露营地点,尽量选择平坦、干燥、避风的地方。其次,要携带必要的露营装备,如帐篷、睡袋、防潮垫、炉具等。同时,游客还要注意保护环境,不要随意丢弃垃圾,离开时要将垃圾带走。
在露营过程中,游客要注意安全。要注意用火安全,不要在易燃物附近生火。同时,要注意防范野生动物的袭击,不要将食物放在帐篷外面,以免吸引野生动物。此外,游客还要注意天气变化,如遇到恶劣天气,要及时撤离露营地。
团山湖村有很多飞禽走兽雕塑,游客在拍照打卡时要注意爱护这些雕塑,不要攀爬或损坏雕塑。同时,游客在游玩过程中要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不要随意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
此外,团山湖村周边有很多亲子农庄和农家乐,游客可以在这里品尝当地的美食。但在选择餐厅时,要注意选择正规的餐厅,确保食品卫生安全。同时,游客在游玩过程中要注意保管好自己的财物,不要将贵重物品放在显眼的位置,以免丢失。
团山湖村以其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游玩。在游玩过程中,我们应始终牢记爱护环境的重要性。不随地丢弃垃圾,将垃圾收集起来并妥善处理。尤其是在露营、野餐等活动后,务必清理好场地,保持环境的整洁。团山湖村的生态环境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村民们辛勤维护的成果,我们每一个游客都有责任共同守护这片美丽的土地。
团山湖村作为雷锋精神发源地,有着独特的文化和风俗习惯。游客在游玩过程中,应尊重当地的文化传统,如在参观雷锋精神教育实践基地等场所时,保持安静、庄重,不随意破坏展品和设施。同时,尊重当地村民的生活习惯和信仰,不做出不适当的行为。了解并遵守当地的风俗习惯,能让我们更好地融入当地的生活氛围,也能更好地体验团山湖村的独特魅力。
除了上述注意事项外,游客在游玩团山湖村时还应注意安全防护。在徒步、摄影等活动中,穿着合适的服装和鞋子,避免滑倒、扭伤等意外发生。如果进行水上活动,如钓鱼等,要确保自身具备一定的游泳技能,并佩戴好救生设备。同时,注意防范蚊虫叮咬,携带必要的防蚊药品。在游玩过程中,时刻保持警惕,确保自身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