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朱张渡

2024-11-12

一、简概

连接两大书院的重要纽带

朱张渡一头系着岳麓书院,一头系着城南书院。岳麓书院以西是隐隐山林,象征着学术的深邃与宁静;城南书院以北是喧闹市井,体现着生活的烟火气息。江上桅樯川流,洲上云树如烟,朱张渡就像一条坚韧的绳索,将山、水、洲、城与两座充满文化底蕴的书院紧密相连。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朱张渡成为了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学子们在此乘船往来,求学问道,推动了湖湘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见证湖湘文化发展历程

朱张渡见证了湖湘文化从蛮荒之地逐渐走向繁荣昌盛的历程。在 “朱张会讲” 之前,湖湘虽有屈贾诗文留芳,也有李白、杜甫等文人墨客留下涟漪,但整体仍被视为蛮荒之地。而 “朱张会讲” 后,众多学子求学问道多经过朱张渡,这里遂成一时之盛。岳麓书院在朱熹的振兴下,培育了一代代知识群体,从宋代理学派到近代的经世改革派、湘军集团、维新变法人才集团、民主革命派人才集团以及早期共产主义者,都深受这里的院训、校风影响。朱张渡犹如一座文化的灯塔,照亮了湖湘文化前进的道路。

二、地理位置与周边环境

(一)具体位置

朱张渡,作为旧时长沙设立在湘江边的重要古渡口之一,其位置具有独特的历史意义和地理价值。东岸渡口坐落于天心区坡子街街道湘江中路,渡名 “文津”,仿佛一道文化的津梁,连接着过去与未来。西岸渡口位于岳麓区橘子洲街道道牌楼口,渡名 “道岸”,寓意着追求真理的彼岸。这两个渡口如同湘江两岸的明珠,闪耀着历史的光辉。

(二)周边环境

朱张渡周边环绕着众多文化古迹和自然景观,形成了一幅独特的人文与自然交融的画卷。岳麓书院,这座千年学府,静静地矗立在不远处。它是湖湘文化的重要象征,承载着无数文人墨客的智慧和理想。在这里,学子们诵读经典,探讨学问,传承着湖湘文化的精髓。城南书院,作为湖南一师的前身,也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它见证了一代又一代学子的成长和奋斗,培养出了众多杰出的人才。

橘子洲,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湘江之中。洲上绿树成荫,风景如画。站在朱张渡,遥望橘子洲,仿佛能感受到当年伟人在此指点江山的豪迈气概。此外,周边还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湘江之水奔腾不息,波光粼粼。两岸的山峦起伏,云雾缭绕,给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感觉。

朱张渡周边的环境,既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有着迷人的自然风光。这里是人们追寻历史足迹、感受文化魅力的绝佳之地。

三、建筑风格

朱张渡在湘江两岸各有一牌坊,东岸为 “文津”,西岸为 “道岸”,牌坊为麻石建筑,两侧有短廊,呈一字排开。

这两座麻石牌坊,以其古朴厚重的风格,彰显着历史的沧桑与文化的底蕴。麻石的材质,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坚固如初,仿佛在诉说着朱张渡的悠久历史。

东岸的 “文津” 牌坊,高大挺拔,给人一种庄重肃穆之感。牌坊上的刻字苍劲有力,仿佛是历史的笔触,记录着朱张渡的文化传承。短廊与牌坊相得益彰,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驻足观赏、沉思历史的空间。沿着短廊漫步,可以感受到湘江之畔的微风拂面,仿佛能听到当年学子们的朗朗读书声。

西岸的 “道岸” 牌坊,同样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它与东岸的 “文津” 牌坊遥相呼应,共同构成了朱张渡的标志性建筑。短廊两侧,或许曾有学子们在此交流学术、探讨人生,留下了无数的思想火花。

朱张渡的建筑风格,既体现了宋代的简约大气,又融入了湖湘文化的独特韵味。它不仅是一座物理意义上的建筑,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承载着朱张会讲的历史记忆,激励着后人不断追求知识与真理。

四、历史渊源

(一)朱张会讲

南宋乾道三年(1167 年),理学大师朱熹从福建崇安启程,历经近一个月,行程 1500 公里,只为会晤正在主持岳麓书院的张栻。他们在岳麓书院和城南书院轮流讨论理学中的重大问题,如 “中和”“太极” 等。岳麓与城南仅一江之隔,朱张二人经常同舟往返于湘江之中的朱张渡。这次 “朱张会讲”,堪比华山论剑,是中国学术史上的一件大事。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张栻,南宋中兴名相张浚之子,著名理学家和教育家,湖湘学派集大成者,与朱熹、吕祖谦齐名,时称 “东南三贤”,官至右文殿修撰,著有《南轩文集》等。两位大师的会讲,吸引了众多学子前来求学问道,朱张渡遂成一时之盛。

(二)后续影响

自 “朱张会讲” 后,朱张渡一直成为岳麓书院学子往返于湘江的主要渡口。清嘉庆十七年,学政汤甫捐建朱张渡亭于水陆洲,岳麓书院山长袁名曜作记。咸丰十一年,学政胡瑞澜重修渡口,东曰 “文津”,西曰 “道岸”,皆朱子讲学时所名也。清代朱张渡口的 “岁修”、“油舱” 之费全由民间捐田、捐争维持,慷慨之士大有人在。仅道光十一年,杨振声就捐银 120 两,交 “道事” 生息,充 “岁修” 费用;还有蔡先广、蔡先哲兄弟捐店铺 2 间,租金充作渡口经营之用。朱张渡不仅是一个渡口,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历代为人所吟咏。众多文人墨客留下了不少题咏朱张渡的诗词,如李家骏诗云:“一楫苍江渡,千秋胜迹留。潮添湘水合,沙拥橘洲浮。道岸先登涉,文津共溯游。英英三楚地,事业企前修。” 革命烈士、湖南第一师范教师方维夏思今怀古,借景抒情,奋笔疾书:“风雨城南几十年,摩挲残碣思依然。即今遥望朱张渡,犹是秋高月在天。”1916 年冬,毛泽东邀罗章龙、杨开慧等共攀岳麓山,清晨出长沙南门,到朱张渡泛舟过江,在茶亭讨论朱熹、张栻二人在湖南留下的学术影响。罗章龙当晚题笔写下了五律《朱张渡》:“共泛朱张渡,层冰涨橘汀。鸟啼枫径寂,木落翠微冥。攀险呼俦侣,盘空识健翎。赫曦联韵在,千载德犹馨。” 朱张渡把文教的种子根植于湖湘,孕育出了一代代教育大家,不仅影响湖南,而且影响中国。以岳麓书院的山长为例,张栻之后担任这一要职的名家众多,他们为书院培养塑造出一个个品行端庄的文化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五、文化内涵

(一)湖湘文化的代表

朱张渡作为湖湘文化的重要象征,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它连接着岳麓书院与城南书院,见证了湖湘学派的发展和传承。

岳麓书院作为湖湘文化的核心代表,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知识群体。从宋代理学派到近代的经世改革派、湘军集团、维新变法人才集团、民主革命派人才集团以及早期共产主义者,都深受这里的院训、校风影响。而城南书院,作为湖南一师的前身,也为湖湘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朱张渡就像是一座桥梁,将这两座充满文化底蕴的书院紧密相连,促进了湖湘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湖湘学派在政治上主张抗击外侮,反对卖国议和,希望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政府,达到富国强兵目的;学术上讲求性体心用,重视道德践履和经世实学,反对空疏虚妄。这种独特的学术思想和文化传统,在朱张渡的见证下,不断传承和发展,成为湖湘文化的重要特色。

朱张渡的存在,让人们深刻感受到湖湘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它不仅是一个渡口,更是湖湘文化的精神象征,激励着后人不断追求知识、真理和民族的振兴。

(二)名人诗词的见证

历代题咏朱张渡的诗词不少,这些诗词不仅是文学艺术的瑰宝,更是朱张渡文化内涵的重要见证。

清李家骏诗云:“一楫苍江渡,千秋胜迹留。潮添湘水合,沙拥橘洲浮。道岸先登涉,文津共溯游。英英三楚地,事业企前修。” 这首诗描绘了朱张渡的壮丽景色和悠久历史,表达了对朱张渡这一胜迹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革命烈士、湖南第一师范教师方维夏思今怀古,借景抒情,奋笔疾书:“风雨城南几十年,摩挲残碣思依然。即今遥望朱张渡,犹是秋高月在天。” 这首诗通过对朱张渡的怀念,表达了对革命先烈的敬仰和对湖湘文化的热爱。

毛泽东同志在 1916 年冬也曾写过一首五律:“共泛朱张渡,层冰涨橘汀。鸟啼枫径寂,木落翠微冥。攀险呼俦侣,盘空识健翎。赫曦联韵在,千载德犹馨。” 这首诗展现了毛泽东同志与友人共泛朱张渡的情景,表达了对朱张渡历史文化的敬仰和对未来的憧憬。

这些名人诗词,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朱张渡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为朱张渡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它们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朱张渡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朱张渡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

六、特色之处

(一)文化地标

朱张渡作为长沙的重要文化地标,承载着湖湘文化的厚重历史。它不仅是一个古渡口,更是一座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站在朱张渡遗址,仿佛能穿越时空,感受到当年朱熹与张栻在此论道讲学的盛况,以及众多学子求学问道的热忱。

朱张渡的两座麻石牌坊,东岸的 “文津” 与西岸的 “道岸”,如同两位忠诚的守护者,见证着岁月的变迁。它们历经风雨,依然屹立不倒,向世人展示着湖湘文化的坚韧与传承。牌坊两侧的短廊,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沉思历史、感悟文化的空间。在这里,人们可以想象当年学子们在此交流学术、探讨人生的场景,感受着湖湘文化的博大精深。

朱张渡周边的岳麓书院和城南书院,更是湖湘文化的重要象征。岳麓书院作为千年学府,培养了无数的文化名人,其深厚的学术底蕴和严谨的治学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湖湘学子。城南书院作为湖南一师的前身,也为湖湘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朱张渡将这两座充满文化底蕴的书院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长沙独特的文化景观。

(二)现代传承

在现代社会,朱张渡的文化价值依然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扬。如百世云境社区桅灯书院以朱张渡为灵感,打造了具有文化内涵的空间。桅灯书院借鉴了朱张渡的历史文化元素,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和文化活动的场所。

桅灯书院的建筑风格融合了朱张渡的古朴与现代的简约,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文化气息的氛围。书院内设有图书馆、阅览室、讲座厅等功能区域,满足了居民们不同的文化需求。在这里,居民们可以阅读书籍、参加讲座、举办文化活动,感受着湖湘文化的魅力。

此外,桅灯书院还积极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如书法比赛、诗歌朗诵、学术讲座等,吸引了众多居民的参与。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居民们的文化生活,也促进了湖湘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通过这些活动,居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朱张渡的历史文化价值,增强了对湖湘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七、交通路线

朱张渡周边交通便利,可通过多种方式到达。

(一)地铁

地铁 2 号线是前往朱张渡的重要交通方式之一。游客可以搭乘地铁 2 号线至橘子洲站下车,从该站步行即可到达朱张渡。据相关资料显示,橘子洲站作为长沙地铁网络中的重要站点,每天的客流量较大,为游客前往朱张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二)公交

旅 3 区间线也会停靠朱张渡东附近。这条公交线路为游客提供了另一种选择。此外,还有橘子洲观光线,票价为 20 元 / 人,乘坐观光线不仅可以到达朱张渡东渡口,还能浏览到美丽的橘子洲头风光。

(三)步行与其他方式

如果游客身处附近区域,步行前往朱张渡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朱张渡周边环境优美,沿途可以欣赏到湘江之畔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古迹。同时,对于喜欢骑行的游客来说,也可以选择骑自行车前往朱张渡,既能锻炼身体,又能享受沿途的风景。对于自驾的游客来说,由于橘子洲上不允许车辆进入,需要将车辆停放在周边的停车场,然后步行前往朱张渡。

朱张渡的交通路线多样,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方式前往,感受这座历史古渡口的独特魅力。

八、游玩注意事项

(一)保护环境

朱张渡周边环境优美,自然风光与历史文化遗迹交相辉映。在游玩过程中,游客应自觉保护环境,不随地丢弃垃圾。随身携带垃圾袋,将垃圾收集起来,投放到指定的垃圾桶中。避免破坏周边的植被,不随意采摘花草树木。湘江之水是朱张渡的重要组成部分,游客应避免向江中倾倒垃圾或排放污水,共同维护湘江的生态环境。

(二)尊重历史文化遗迹

朱张渡作为历史文化遗迹,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游客在参观过程中,应尊重历史文化遗迹,不随意触摸、刻画古迹。遵守景区的规定,不擅自进入未开放的区域。在欣赏麻石牌坊、短廊等古建筑时,要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对其造成损坏。同时,要尊重历史文化,不进行不恰当的行为或言语,以表达对先人的敬仰和对历史的尊重。

(三)安全注意事项

在游玩朱张渡时,要注意自身安全。特别是在江边行走时,要小心谨慎,避免靠近江边太近,防止失足落水。如果携带儿童游玩,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动向,确保孩子在安全范围内活动。在乘坐游船或其他水上交通工具时,要听从工作人员的安排,正确佩戴救生设备。对于一些老旧的建筑或设施,要谨慎使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四)合理安排时间

朱张渡周边有许多景点可供游玩,如岳麓书院、城南书院、橘子洲等。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兴趣,合理安排游玩路线。如果时间充裕,可以深入了解每个景点的历史文化背景,充分感受朱张渡及周边地区的独特魅力。如果时间有限,可以选择重点景点进行参观,避免匆忙游览而无法充分体验。

(五)注意天气变化

长沙的天气多变,游客在游玩朱张渡之前,应关注天气预报,根据天气情况合理安排行程。在雨天,要携带雨具,注意防滑;在炎热的天气里,要做好防晒和防暑措施,避免中暑。如果遇到恶劣天气,如大风、暴雨等,应及时寻找安全的地方躲避,确保自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