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四羊方尊

2024-11-12

一、简概

(一)出土历程

1938 年 4 月的一个上午,湖南省宁乡县黄材镇的转耳仑山上,姜景舒、姜景桥、姜喜桥兄弟三人正在半山腰垦荒栽种红薯。忽然锄下 “当” 的一声金属碰撞声,引起了他们的注意。一件硕大的金属器物出现在他们眼前,这便是四羊方尊。三兄弟不知道这个墨绿色、带有 4 只卷角羊头的东西为何物,猜想肯定是个宝贝。姜景舒把它抱回家后,用老式的杆称称了重量,大约 64 市斤。姜景舒挖到宝贝的消息很快在镇上传开了,黄材镇万利山货号的老板当即开出了四百大洋的价钱要购买这件后来被称为 “四羊方尊” 的稀世珍宝。那时的姜景舒还只有 17 岁,生活在一个有 10 多口人的大家庭里,家里就靠爷爷做豆腐、父亲做短工的微薄收入度日,听说这件东西能卖个好价钱,也就只能忍痛割爱了。在经过当地保长、甲长和乡绅的层层盘剥后,四百大洋最后到姜景舒手上就只剩下二百四十八块了。姜景舒在卖掉宝贝时还下意识地将那片敲下来的碎片留下来做纪念。

(二)坎坷命运

四羊方尊在被黄材镇的古董商买进后,很快辗转到了长沙县靖港镇某商号,一些心怀不轨的商人通过文物贩卖的渠道秘密放出消息,打算密卖宝物,内定起价二十万大洋。当时的长沙因文物盗掘走私现象严重,政府部门对出土文物走私现象的查处也十分严厉。四羊方尊出土的消息很快被长沙县政府得知。为防止奸商贪利将国宝卖给外国人,长沙县政府立即派警员前去查处此事,并将四羊方尊没收,上交了湖南省政府。宝物充公之后,被放在了时任湖南省主席张治中的办公室里,张治中虽然知道这是个宝物,但并不知道它有什么价值,竟把宝物作为笔筒放在几案之上达 3 个月之久。不久,日寇进逼长沙,四羊方尊被送到了湖南省银行保管。1938 年 11 月,国民党湖南省政府和省银行均迁往沅陵。为了不让完整的长沙城落入日寇之手,当局决定实行 “焦土政策”。11 月 12 日,延续两天两夜的大火,烧毁了长沙城近 80% 的建筑,史称 “文夕大火”。这把火不但烧掉了长沙城,也使四羊方尊在战乱中遗失了。1938 年四羊方尊出土、截获的消息,曾轰动三湘,其时,周恩来、叶剑英等同志均在长沙。解放后,向来关心文物的周总理,于 1952 年亲自责成文化部派人追查四羊方尊的下落,经多方查询,最后得知四羊方尊在随湖南省银行内迁沅陵的途中,车队遭到日机轰炸,运载四羊方尊的车辆不幸中弹,四羊方尊被炸成了 20 多块。之后这些碎片就一直被丢弃在湖南省银行仓库的一只木箱内,十几年无人问津。得知这一信息后,经文化部指示,相关部门迅速通过专家会诊、攻关,经过将近一年的时间终于把破碎的四羊方尊修复了。所幸,修复后的四羊方尊几乎看不出破损的痕迹。1954 年,湖南省博物馆成立,1956 年省文管会将四羊方尊移交省博物馆收藏,1959 年国庆 10 周年时,四羊方尊调往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出,以后就一直留藏在该馆。

二、独特地理位置

(一)具体位置

四羊方尊出土遗址位于宁乡市黄材镇月山铺龙泉村。1938 年,这件珍贵的商朝晚期青铜礼器在这里被发现,从此开启了它充满传奇色彩的历程。而四羊方尊广场则处在湘江风光带第七标段。这里地理位置独特,成为了长沙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周边环境

四羊方尊广场与杜甫江阁遥相呼应。杜甫江阁作为长沙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四羊方尊广场周边自然景观独特,整体伸出湘江江面 15 米,站在观景平台上,可尽情观赏长沙独有的山、水、洲盛况。向北布置了构思独特的双亭景区和水池假山景区,向南布置了叠式广场、白沙坑及生态景区,广场饱含浓厚的湖湘文化气息。周边还有炭河里古城,这里是湖南最大西周文化主题公园,宁乡是南中国青铜文化之乡,共出土了包括 “全国十大国宝” 之一的 “四羊方尊” 在内的 2000 余件文物。此外,附近还有橘子洲景区,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毛泽东青年雕塑等景观。同时,四羊方尊广场也是观看橘子洲烟花的好地方之一,与第五标段的杜甫江阁遥相呼应,当站在四羊方尊广场观景平台上,可以将长沙的山、水、洲、城景色尽收眼底。这里不仅是一个文化景点,更是人们感受长沙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

三、鲜明建筑风格

(一)广场设计

四羊方尊广场整体伸出湘江江面 15 米,这一独特的设计使得站在观景平台上的人们能够尽情观赏长沙独有的山、水、洲盛况。广场的顶梁柱上装有城市激光演示系统,两盏功率为 3000 瓦的绿色激光环保灯,不仅在夜间能翻转数百种几何图案,还可拼凑类似 “中国。长沙” 这样的文字图案。跟以往灯光系统相比,该演示系统发出的光绿色环保而不刺眼,可同时供上千市民观光休闲,市民在节假日可欣赏到广场的绚丽灯光。环绕观景平台的 4 根立柱及观景平台正前方的 2 大立柱,完全用深浮雕花岗岩装饰成 “龙柱”,直径有一米多,云纹翎羽,龙翔凤翥,深度浮雕精美逼真。架在龙柱上的 2 根横梁,全用仿花岗岩浮雕装饰成 “凤梁”,气势恢宏。观景平台正中间为雄伟、壮观的仿青铜四羊方尊石雕,广场前的地面上建有龙凤深浮雕花岗岩雕塑,龙凤雕塑对观景平台上的四羊方尊雕塑起衬托作用。四羊方尊广场向北布置了构思独特的双亭景区和水池假山景区,向南布置了叠式广场、白沙坑及生态景区。广场饱含浓厚的湖湘文化气息,以宁乡出土文物为题材,展示湖湘文化的悠远。

(二)高铁站融合

宁乡西站以四羊方尊造型惊艳亮相,整体外貌融入本地出土的国宝级青铜器 “四羊方尊” 尊口纹饰,强化竖向线条设计,建筑立面挺拔有力,视觉效果雄浑灵动,将传统文化元素与时代奋进精神融为一体。其中,立面符号肌理由传统青铜器身变形的兽面纹简化而来,传承优秀的中华青铜文化基因,以中国特色元素塑造出极具文化底蕴的浮雕纹饰,丰富立面细节。站房内部装饰同样选用四羊方尊造型进行演绎,室内墙面造型抽象自四羊方尊曲线,墙体腰线以下采用石材,呼应四羊方尊稳定的底座形式,青铜金色以线条的形式灵动运用,画龙点睛的天花藻井主灯以四羊方尊底座方形为基调,运用了云纹、回纹等纹饰,古朴庄严又不失灵性。为了营造候车大厅高大空间的舒适感,深化设计团队通过 BIM 技术以及机电管线的优化,将空间抬升 0.8 米,为后续的文化氛围营造铺垫了空间层高要求。VIP 候车室、商务候车室和卫生间和出站通道也都使用了青铜金色、回纹、花明楼等元素,同时兼顾功能提升,设计了隐藏式风口、卫生间隔间使用智能提示灯、残疾人专用接水位等便捷使用功能。通过设计师的妙笔将这些充满浓郁宁乡地方历史文化的元素符号,巧妙艺术地运用在宁乡西站这座现代化的高铁站房中,使一座青铜文化展示的实体建筑彰显出了宁乡厚重沉稳的历史底蕴和贯通包容的城市气度。

四、丰富文化内涵

(一)朝代与用途

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偏早青铜器,属于礼器、祭祀用品。1938 年出土于湖南省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山村,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它器呈方形,口沿外沿形成喇叭状方口,长颈鼓腹,高圈足,每边边长 52.4 厘米,器高 58.3 厘米,重量近 34.5 千克,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在商朝晚期,青铜礼器在祭祀活动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四羊方尊作为其中的代表,见证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宗教信仰。它的存在不仅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更是研究商朝历史、文化和宗教的重要实物资料。

(二)文化寓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羊一直被赋予吉祥的寓意。羊在中国古代寓意着美与吉祥,从汉代开始,羊就与吉祥联系在一起,汉代瓦当、铜镜等铭刻中多见 “宜侯王大吉羊(祥)” 铭文,吉祥有时直接写成 “吉羊”。四羊方尊以羊作为主要装饰,充分体现了其作为礼器的象征意义。羊被认为是善良知礼、外柔内刚的代表,同时也是孝敬父母的典范。在先秦时期,人们将羊的个性归纳为善良知礼,外柔内刚,这又被后世演绎为孝敬父母的象征。《诗经・召南》中有 “文王之政,廉直,德如羔羊” 之谓。四羊方尊利用羊作为方尊的雕饰品,被称之为孝顺和善良的最好象征。战国时期的国家统治阶层铸造四羊方尊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每一位子女都能够对自己的父母充满感恩之情,希望每一位子女都能够秉承着孝顺的原则。此外,羊还有对家畜养殖兴旺的期盼观念,四羊方尊既表达了人们对羊等家畜的兴旺发达的愿望,还有对替代羊的牺牲精神的赞美。四羊方尊作为一件珍贵的文物,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见证了中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道德伦理的追求。

五、显著特色魅力

(一)文物特点

四羊方尊的造型浑然一体,令人惊叹。它器呈方形,口沿外沿形成喇叭状方口,长颈鼓腹,高圈足,每边边长 52.4 厘米,器高 58.3 厘米,重量近 34.5 千克。其肩部四角各有一个卷角羊头,羊头与羊颈伸出于器外,羊身为方尊腹部,圈足上浮雕八只羊腿。这种设计使得方尊既具有庄重稳定之感,又不失灵动之美。

四羊方尊展现出动静结合的艺术特色。方尊上的四个圆形立体雕刻的羊头从器物中探出,分别占据了器物的肩膀和四角,羊身充当了器物的腹部,羊脚贴在器物的底座上,与方方正正的脚掌相连,共同支撑着器物的重量,给人一种静止不动的感觉。而在尊的四个侧面,每一只都是一条长着两根犄角的龙头,龙头后面是一条蛟龙,蜿蜒缠绕在尊的肩膀上,与一动不动的绵羊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远远看去,这座雕像一动不动,只能看到四个羊头,而龙头则被两个羊头夹在中间,将整座雕像都包裹在其中。从近距离来看,绵羊一动不动,而那条巨龙则在空中蜿蜒,仿佛要从他的肩膀上飞起来一般。

四羊方尊的铸造工艺高超。它采用两次分铸技术,整体用块范法浇筑,器身装饰采用线雕、浮雕、圆雕结合的方式。1962 年,湖南省冶金研究所分析室对四羊方尊进行金属含量化验,结果为含铜约 76.96%,含锡约 21.27%,铅含量 0.12%。含锡、铅较多,既可降低铜的熔点,又可增加铜器硬度和光泽度,是商代晚期青铜铸造技术提升的标志之一。

(二)艺术价值

四羊方尊集线雕、浮雕、圆雕于一器,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尊腹即为羊的前胸,羊腿则附于圈足上,承担着尊体的重量。羊的前胸及颈背部饰鳞纹,两侧饰有美丽的长冠凤纹,圈足上饰夔纹。方尊颈部饰由夔龙纹组成的蕉叶纹与带状饕餮纹,肩饰高浮雕蛇身而有爪的龙纹,尊四面正中即两羊比邻处,各有一双角龙首探出器表。整个器物用块范法浇铸,一气呵成,巧夺天工。

四羊方尊将平面纹饰与立体雕塑融会贯通,把器皿和动物造型结合成一体。羊首上有云雷图案,尤其是双眼,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只饕餮,只不过双眼凸出,而双眼却是凹进去。羊角的造型很逼真,几乎是模仿了天然羊的犄角,甚至连耳朵都没有忘记,在两边都打了个结。在羊头的前胸和后颈上,有 “W” 形的鳞片,龙头的下方,有一只漂亮的长冠玄鸟。羊蹄的前肢上,有一条连绵不绝的云雷纹路,中间的节肢上,有一条螺旋状的云纹,脚掌上,有一条夔龙纹路。整个方尊的装饰,都是以羊头为中心,龙头为中心,玄鸟纹和夔龙纹为中心,云雷纹和鳞纹为中心,辅助性的纹路,与其他的纹路相互映衬,使得整个方尊的装饰,达到了一种和谐的、完美的结合。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使四羊方尊成为了 “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六、便捷交通路线

(一)公交与地铁

前往四羊方尊广场可选择多种公共交通方式。乘坐公交的话,有 906 路公交车到糖坊巷站下,可到达四羊方尊广场。在观看烟花时,交通指南如下:湘江中路、潇湘中路沿江两岸,观赏焰火的地理位置较好,有诸多公交车可以抵达。烟花粉们届时可以借助手机地图进行定位,就可以得到最方便、准确的公交路线。如果选择地铁出行,可乘坐地铁 4 号线,在碧沙湖站下车。碧沙湖站位于南湖路与湘江南路交叉口的东南角,共设置 6 个出入口,从该站出来可尽情欣赏湘江风光,到达四羊方尊广场。一般情况下,在燃放烟火当天地铁 2 号线的橘子洲站、湘江中路站会跨站不停,所以乘坐地铁 4 号线前往四羊方尊广场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二)马拉松路线

湘江马拉松长沙站比赛路线经过四羊方尊广场,让选手在奔跑中感受长沙的独特魅力。2024 湘江马拉松赛长沙站从长沙贺龙体育中心出发,途径劳动路、湘江路、湘府路,四羊方尊广场、火车头文化公园、天心湘江黄金岸线等串联其中。这条路线让五湖四海的选手在奔跑中坐城、临江、望岳、观洲、听水,探寻属于长沙的历史底蕴和现代活力。选手们在比赛过程中经过四羊方尊广场,不仅能感受到长沙厚重的历史文化,还能欣赏到湘江的美丽风光。同时,观众们也可以沿着马拉松路线,领略长沙的城市魅力,感受这座城市的活力与激情。

七、游玩注意事项

(一)烟花观赏点

四羊方尊广场作为橘洲烟花免费观赏点之一,可容纳人数大约为 3000 人。这里整体伸出湘江江面 15 米,站在观景平台上可尽情观赏长沙独有的山、水、洲盛况,是绝佳的烟花地段。在观赏烟花时,需要注意不要拥挤,以免落水。每逢烟花表演,这里往往会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大家应提前做好准备,合理安排时间到达观赏点,以确保能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欣赏烟花盛宴。

(二)日常游玩

游客在日常游玩四羊方尊广场时,首先要注意安全。由于广场整体伸出湘江江面,在靠近江边的位置欣赏风景时,切勿过于靠近边缘,防止意外落水。尤其是带小孩的游客,要时刻看管好自己的孩子,确保孩子在安全范围内活动。同时,在广场上行走时,要留意脚下,避免因地面不平或其他障碍物而摔倒受伤。

在游玩过程中,游客还应爱护公共设施。四羊方尊广场饱含浓厚的湖湘文化气息,这里的各种设施和装饰都是为了更好地展示长沙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游客不应随意破坏或涂鸦公共设施,如观景平台上的栏杆、立柱上的浮雕等。保持公共设施的完好无损,不仅能让自己和他人更好地享受游玩的乐趣,也是每个游客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总之,无论是观赏烟花还是日常游玩,游客在四羊方尊广场都应时刻注意安全,爱护公共设施,共同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美丽的游玩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