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湖南省植物园攻略

2024-11-12


湖南省植物园是位于长沙市雨花区的综合性植物园,集物种保育、科学研究、科普教育、生态旅游和开发利用五大功能于一体。它隶属于湖南省林业局管理,占地面积为 1.1932 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达 90%,被誉为 “城市天然氧吧”。

在长沙,湖南省植物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好去处,还是重要的科研基地和科普教育场所。园内成功迁地保育植物 5100 多种,保存珍稀濒危植物 178 种,建有樱花园、木兰园、荫生植物珍稀植物园、竹园等 15 个植物专类园。2012 年,被评为国家 AAAA 级旅游景区。2020 年开始免费对公众开放,进一步提升了其在市民生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同时,它也为长沙的生态环境建设和文化旅游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特色独具


(一)丰富的植物景观

湖南省植物园内植物种类繁多,可谓是一个植物的王国。四季皆有不同花卉可供观赏,每个季节都呈现出独特的美景。

春季,樱花是绝对的主角。3 月中下旬至 4 月中旬,樱花园内的染井吉野樱、垂枝樱等品种竞相绽放,2000 株染井吉野樱更是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时,郁金香也在这个季节盛开,3 月初至 4 月中旬,世界名花广场和樱花湖边的郁金香花展五彩斑斓,吸引着众多游客。此外,还有杜鹃花、山茶花等也在春季绽放,为植物园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夏季,绣球花成为亮点。6 月初至 8 月,世界名花广场、樱花广场和樱花湖周边的 20 多个品种的绣球花,为夏日带来姹紫嫣红的色彩。

秋季,桂花飘香。9 月至 10 月,桂花园和樱花湖东侧的丹桂、金桂、银桂和四季桂等品种让整个园区充满秋天的韵味。同时,彩叶植物也在这个季节开始变色,为植物园披上多彩的外衣。

冬季,梅花傲雪绽放。1 月底至 3 月上旬,园内的梅花主要分布在樱花湖畔、樱花大道、竹园和樱花园等地,白梅高洁,粉梅清雅,黄梅俏丽,红梅娇艳。

(二)天然氧吧美誉

湖南省植物园森林覆盖率高达 90%,被誉为 “城市天然氧吧”。这里气候适宜,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均气温 16.9℃,无霜期长,年均 279.3 天;年均降水量 1400.6mm,年均相对湿度 80%,日照时数年均 1726h。园内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雨水集中。春温多变,秋旱明显;严寒期短,暑热期长。适合植物生长,适宜游览观光的天数全年超过 300 天。植物园中土壤系第四纪红色粘土母质上发育的酸性红壤,经过长期土壤改良与绿化抚育,土壤状况得到极大改善,土层较深厚,肥力中等,适宜中亚热带绝大部分植物生长。园内积水面小,水资源较为缺乏,但有扩建的小湖和人工小溪,为植物生长提供了一定的水源。在这个城市中的绿色宝藏里,人们可以尽情呼吸新鲜空气,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三、历史悠长

(一)发展历程回顾

湖南省植物园曾是湖南林学院 1958 年辟建的试验林场,1964 年划归为省林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场的一个工区。为了收集、开发、利用植物资源,引种驯化国内外植物新品种,1985 年 5 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和原国家科委批准成立湖南省森林植物园。此后,植物园不断发展,1992 年被林业部挂牌为长沙天际岭国际森林公园。在发展过程中,植物园逐步规划建设植物专类园,开始建设桂花园、茶花园、木兰园、樱花园等。2005 年,首届樱花节成功举办,标志着植物园的生态旅游迈出重要一步。2011 年,按照国家 AAAA 级旅游景区的标准积极开展品牌创建工作,2012 年顺利通过国家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认定,被评定为国家 AAAA 级旅游景区。2020 年开始实行 “省市共建、免费开放” 管理运营模式,2021 年正式更名为湖南省植物园。

(二)重要事件梳理

1997 年初,植物园举办湖南省首届林木花卉盆景展,这是植物园自成立后举办的首次展会活动。1999 年,湖南省林业厅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芬兰国家森林和公园局合作,在植物园建成了全国首家 “森林和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教育中心”。2012 年 9 月,湖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湖南省植物园条例》,于 2013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2013 年,湖南省森林植物园牵头成立了湖南省生态文化协会。2014 年,开始建设玫瑰园、极小种群保护植物专类园和梅园,并对樱花园等原有专类园进行了提质改造,计划建设儿童植物园等。2020 年正式实行 “省市共建、免费开放” 管理运营模式,进一步提升了植物园的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影响力。

四、地理位置优越

湖南省植物园位于长沙市雨花区洞井街道植物园社区植物园路 111 号。其地理位置优越,周边交通十分便利。

公交出行是一种常见的方式。停湘府路省植物园北站(植物园北门)的公交路线有 16、370、602、938 路;停韶山路省植物园站(植物园西门)的公交路线有 7、17、16、102、120、123、140、141、147、152、209、210、221、229、262、502、702、801、802、806、穿梭巴士 2 号线等,步行约 500 米即可到达植物园西门。

地铁出行也很便捷。地铁 5 号线板塘冲站下车,步行或转 16、370、602、938 公交至植物园北门;地铁 1 号线省政府站下车,再转 938 公交至植物园北门。

此外,长株潭城际铁路湘府路站紧靠植物园北,可乘轨道交通顺利到达植物园。

湖南省植物园地处长沙市雨花区,不仅方便了长沙市民前往游玩,也吸引了周边地区的游客前来观光。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为人们亲近自然、感受植物之美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五、建筑风格多样

湖南省植物园结合自然景观,建有多个特色专类园,风格独特又和谐统一。

樱花园以浪漫唯美的风格著称。每当樱花盛开时节,如云似霞的樱花仿佛给大地披上了一层梦幻的轻纱。粉色的花瓣随风飘落,营造出一种宛如童话世界般的氛围。园内的小径蜿蜒曲折,搭配着古朴的木栈道和精致的休息亭,让人在欣赏樱花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宁静与惬意。

木兰园则展现出一种淡雅高洁的风格。木兰树高大挺拔,花朵洁白如雪,散发着阵阵清香。园内的布局简洁大方,以自然的草坪和错落有致的石块为点缀,凸显出木兰的优雅气质。白色的雕花栏杆和青石板路相互映衬,增添了一份古朴的韵味。

竹园充满了江南水乡的韵味。潺潺的小溪在园中流淌,小桥横跨其上,竹亭点缀其间。一根根修长的竹子亭亭玉立,微风轻拂,摇曳生姿。园中的建筑多采用木质结构,与竹子的自然之美相得益彰。古诗刻于木板之上,让人在赏竹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桂花园呈现出一种温馨甜美的风格。金秋时节,丹桂飘香,整个园区都弥漫着浓郁的香气。园内的道路以鹅卵石铺就,两旁种植着各种品种的桂花树。小巧玲珑的石凳和花坛分布在各处,为游客提供了休息和观赏的场所。

杜鹃园热情奔放。450 亩的杜鹃园是国内首个杜鹃专类园,被称为中国杜鹃种植资源基因库。这里有 210 种 100 余万株形态各异、花色丰富的野生杜鹃花和全国最新杜鹃园艺品种。红的如火,粉的如霞,白的如雪,色彩斑斓的杜鹃花让人仿佛置身于一片花海之中。园中的观景台和游步道设计独特,让游客可以从不同角度欣赏杜鹃花的美丽。

药用植物园充满神秘的气息。走进药用植物园,仿佛进入了一个古老的医学宝库。园内种植着各种药用植物,形态各异,功效不同。石板路蜿蜒其中,标识牌详细介绍着每种植物的药用价值。以小组为单位寻找指定药用植物并采集标本的活动,让游客在体验采药文化和技艺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馈赠。

湖南省植物园的各个专类园建筑风格虽各具特色,但又与自然景观和谐统一。无论是浪漫的樱花园、淡雅的木兰园,还是充满水乡韵味的竹园、温馨的桂花园和热情的杜鹃园,以及神秘的药用植物园,都共同构成了植物园丰富多彩的建筑风格画卷。

六、文化内涵深厚

(一)湖湘古迹展示

湖南省植物园中的 “三湘景园”,是 2002 年湖南省首届花卉博览会的室外展区,汇集了我省 14 个市、州的自然景观和湖湘文化底蕴,展示了三湘大地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和高超的园林艺术。

长沙景园中的白沙井,是长沙人的饮水之源。1956 年,毛泽东写下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让世人知晓长沙水即白沙井水。白沙古井寓意着长沙水脉源远流长,在长沙民间被认为是荫龙泉,是财源和文脉的象征。被绿植花草包裹的白沙井别有一番风味,游客在此能追忆老长沙,感受内心的宁静。

怀化景园以怀化侗族的特色民俗文化为主题,建有芷江风雨桥。侗族建造风雨桥除了沟通山河、遮风挡雨、聚会游玩外,还蕴含着独特的文化信仰。这座风雨桥隐秘在丛林之中,绿树成荫,阳光洒下点点斑驳,让人感受到少数民族的传统魅力,传说可以将上游的福气好运拦聚到寨里。

岳阳景园又名巴丘园,展示了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岳阳楼。岳阳楼历史悠久,古人笔下的壮丽美景赋予其神秘色彩。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等作品各具特色,“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岳阳楼见证着潇湘人物的豪壮情怀。

湘西景园以微缩的 “南方长城” 为主,位于湘西古城凤凰。据说南方长城原本是为隔开瑶汉两族而建,这里的主要景所采用石材均来自凤凰县,由修复南方长城的原班工匠砌筑,造型逼真。周围的铺地柏、五针松等植物犹如长城守卫军,更添气势。

永州景园又名潇湘园,展示了舜帝雕像。宁远九嶷山是舜帝长眠之地和舜文化的发源地,园内以竹为主,种植各具特色的观赏竹。舜帝首倡的德、孝、仁、诚的道德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母源,石柱上缠绕的巨龙预示着远古华夏民族对龙的崇拜。

张家界景园又称 “张家界之光”,主要展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以白色蛭石铺设而成的飘带象征着张家界的母亲河 —— 澧水,让人如身临其境般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二)科普教育与文化活动

湖南省植物园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展示地,也是科普教育和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

在科普教育方面,植物园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活动。如 2016 年湖南科技活动周期间,进行了体验植物 “克隆术”、植物也疯狂 —— 漫画植物绘、湖南乡土植物标本展览、湖南国家森林公园图片展览、盐类知识小百科展览、PM2.5 知多少 —— 和生态专家一起测测 PM2.5 等系列植物主题科普活动。此外,省植物园自然教育中心每年都会有计划地开展各类公益性科普活动,包括 “科普进校园”、“青年专家科普讲座”、“小小科普讲解员” 等,受到学校、家长和孩子们的热捧。

在文化活动方面,省植物园开展了 “夏之恋” 惠民演出等活动。“夏之恋” 惠民演出是省植物园与长沙歌舞剧院长期合作的系列惠民活动,演出共计 4 场,有舞蹈《刘海砍樵》、杂耍《互动魔法秀》、民乐《火红的萨日朗》等节目。同时,2022 年湖南省科技活动周省植物园启动了 “记录保护自然 共享生物多样性之美” 活动,通过自然笔记创作、家庭科学养花、科普展览等活动,引导大众了解与关心生物多样性,进而参与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行动中。活动期间,还举行了自然笔记进校园活动,为长沙中小学生开展自然笔记启蒙课程。此外,省植物园还开展了 “种植春天”—— 郁金香种植体验等公益性科普活动,将植物知识的科学性和趣味性相融合,做到寓教于乐。

七、交通路线便捷

湖南省植物园的交通极为便捷,为游客提供了多种出行选择。

(一)公交出行

植物园北门(停湘府路省植物园北站)的公交路线有 16、370、602、938 路。植物园西门(停韶山路省植物园站)的公交路线众多,包括 7、17、16、102、120、123、140、141、147、152、209、210、221、229、262、502、702、801、802、806、穿梭巴士 2 号线等,步行约 500 米即可到达植物园西门。此外,植物园东门可乘坐 58 路、穿梭巴士 2 号线至牛头家园站。据统计,经过省植物园的线路共有 20 多条,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公交出行选择。

(二)地铁出行

地铁 1 号线省政府站下车,再转 938 公交至植物园北门。地铁 5 号线至板塘冲站下车,步行或转 16、370、602、938 公交至植物园北门。从板塘冲站出站后,步行约 15 - 20 分钟即可到达植物园北门。

(三)城铁出行

长株潭城际铁路湘府路站紧靠植物园北,可乘轨道交通顺利到达植物园。

湖南省植物园实行免费开放、预约入园。严格落实 “限量、预约、错峰” 要求,请提前在湖南省植物园公众号进行预约,没有预约请勿来园。园区停车位有限,倡导广大游客朋友们绿色低碳出行。无论是选择公交、地铁还是城铁,都能方便快捷地抵达湖南省植物园,感受这座城市中的绿色宝藏所带来的自然之美。

八、游玩注意事项

文明赏花

湖南省植物园是自然之美的展示地,游客在赏花过程中应做到文明赏花。进入园区请自觉排队,不大声喧哗、不乱扔垃圾;爱护生态环境和公共设施,不踩踏绿地、不攀折树枝、不踏入花丛,倡导文明旅游新风尚。文明是旅途最美的风景线,让我们共同维护植物园的美丽环境,为自己和他人创造一个愉悦的赏花氛围。

预约入园

省植物园实行免费开放、预约入园。严格落实 “限量、预约、错峰” 要求,请提前在湖南省植物园公众号进行预约,没有预约请勿来园。每日共计 40000 张门票,分三个时间点定时发放。①每日 20:00 开通次日门票预约通道,共计 20000 张门票。②每日 10:00 新增当日 10000 张上午场门票。③每日 14:00 新增当日 10000 张下午场门票。预约入口有湖南省植物园官方微信和美团。预约成功后凭预约二维码或身份证入园。65 岁老人可直接刷身份证入园。14 岁以下儿童无需预约,每名预约监护人可携带 1 名随行儿童。

禁止携带宠物及助力器具

为维护园区环境保证游客人身安全,禁止在园区放飞无人机;请勿携带宠物、滑板车、平衡车、单车、溜冰鞋、活力板、扭扭车等助力器具入园。这些规定旨在确保游客的安全和园区的秩序,让大家能够更好地享受自然之美。

严禁携带火种

入园需查验湖南省防火码,严禁携带火种及易燃易爆物品入园,园区内禁止吸烟、野外生火、烧烤等。2022 年下半年以来,全省持续干旱少雨,当前森林火险等级达到极度危险级别,森林防灭火形势极其严峻复杂。请遵守园区相关防火规定,若违反其中规定引发火灾,将受法律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