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Copyright © 湖南长沙旅游景点特色美食网 沪ICP备2024074259号
2024-11-12
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在艺术创作上展现出独特魅力。立足现代戏创作,将湖湘特色、喜剧风格与现实主义完美融合,极大地拓宽了花鼓戏的表现内容,丰富了舞台样式。表演风格上,实行去糟粕吸精华的 “拿来主义”,博采众长,不限剧种,不拘泥传统戏曲程式,灵活多变,自成一派。在艺术创新方面,除了积累一大批久演不衰的保留剧目外,还积极学习移植省内外优秀剧目,为上演传统戏开了先河。同时,紧跟时代步伐,创作了大量紧贴生活、见证历史的精品力作。
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的喜剧风格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一方面,源于民间的 “二小戏”“三小戏”,表现形式活泼轻快、风趣俏皮,民间性决定了其浓厚的喜剧色彩。另一方面,地域特色赋予了它独特的魅力,湖湘文化乃至传统文化的浸润,使其融汇了乡土民间与文人精神、民间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多元成分。这种喜剧风格不是单纯逗人一笑,而是在诙谐中蕴含深刻的思考。例如,作品《打铜锣》《补锅》《牛多喜坐轿》《喜脉案》《老表轶事》《桃花烟雨》等,都凸显了民间化、喜剧化、剧种化的艺术特色,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美学特点。
1953 年,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由仅有 18 位新文艺工作者组成的演出团队起步。在每个历史时期,他们都能敏锐地捕捉时代热点,积极反映现实生活。从最初的艰难探索到逐渐在三湘大地上绽放光彩,历经几代人的拼搏,可谓几经坎坷,却也成就了几度辉煌。
在发展过程中,剧院始终坚持学传统、学生活、学科学的表演体系等艺术原则和作风,坚持三并举的原则,形成了深受观众喜爱的 “省花路子”。从乡村演出到走进城市,从默默无闻到享誉全国,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发展壮大。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都有众多经典剧目涌现。20 世纪 50 年代,《双送粮》《姑嫂忙》《三里湾》等剧目紧贴当时生活,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劳动热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60 年代,《打铜锣》《补锅》红遍大江南北,家喻户晓。《打铜锣》以幽默、诙谐的喜剧手法,涉及个人与集体关系问题,展现了当时的时代特色。《补锅》描写了一对热恋中的青年男女争取婚姻自主的故事,充满了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70 年代的《沙家浜》《送货路上》《两张图纸》《野鸭洲》,80 年代的《牛多喜坐轿》《八品官》《喜脉案》,90 年代的《桃花汛》《羊角号与 BP 机》《乡里警察》,新世纪的《老表轶事》《走进阳光》《作田汉子也风流》等一大批精品力作,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也体现了花鼓戏艺术在不同时期的创新与发展。
这些经典剧目不仅在国内广受好评,还被拍成电影、电视剧,有的剧目甚至走出国门,进行文化交流演出,如 1983 年剧院创作演出的《刘海戏金蟾》一剧应邀赴美国演出,异国观众为之倾倒,《纽约时报》及多家传媒发表赞誉文章四十多篇。这些经典剧目是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国戏曲艺术的璀璨明珠。
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地处城区中心地段,西临韶山路,北临人民路,东靠曙光路。这里的交通极为便利,步行约 100 米即有公交车站,多条公交线路可达,步行 200 米便是地铁 6 号线入口。周边商业繁荣,毗邻湘雅附二医院、798 城市体验馆、通程国际大酒店、湖南大剧院,靠近佳兆业购物广场、友谊商店、友阿百货等大型商业综合体。同时,作为长沙市芙蓉区政府重金打造首条 “长沙戏剧街” 的起点,贯穿连接省京剧院、湘剧院、省图书馆、湖南大剧院等文化单位,形成一条极具湖湘地域文化特色的 “网红” 街区。
虽然没有明确的资料提及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具体的建筑风格,但从其悠久的历史发展以及周边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可以感受到其独特的文化魅力。作为一个有着几十年历史的文化单位,它承载着湖南花鼓戏的传承与发展使命。从 1953 年仅有 18 位新文艺工作者组成的演出团队,发展到如今成为全国知名的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其建筑见证了无数经典剧目的诞生和一代又一代艺术家的拼搏与奋斗。周边众多的文化单位,如省京剧院、湘剧院、省图书馆等,共同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使得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在这片文化沃土里独具特色。它的建筑或许没有华丽的外表,但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那是岁月沉淀下来的艺术气息,是湖湘文化在建筑上的无声体现。它静静地矗立在那里,如同一个文化的灯塔,吸引着无数热爱花鼓戏、热爱传统文化的人们前来参观、学习和欣赏。
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交通十分便捷。周边公交车站距离中心仅约 100 米,有多条公交线路可达。如 106、111、143、168、405、807、旅 2 路等公交车在二马路站下车步行约 210 米可达;9 路、101 路、122 路、131 路、287 路、308 路、406 路、702 路至窑岭东公交站下车;6 路、7 路、102 路、104 路、124 路、146 路、225 路、287 路、402 路、602 路、701 路、702 路至窑岭南站下车。此外,步行 200 米便是地铁 6 号线入口,乘坐地铁出行更加方便快捷。无论是本地居民还是外地游客,都可以轻松找到合适的交通方式前往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
首先,游客在前往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游玩时,一定要提前了解演出时间。不同的剧目演出时间有所不同,如中秋夜游带娃可以观看新国风沉浸式音乐剧《新・刘海砍樵》,演出时间为 14:30/19:30,演出时长约 90 分钟;新中式湘剧《聂小倩》演出时间为每周五、六、日 19:30,演出时长约 90 分钟。2024 年长沙首届新春灯会花鼓戏专场演出时间为 2024 年 2 月 21、22 日 19:00。了解演出时间可以避免错过精彩的演出。
其次,要注意场馆规定。在观看演出时,要遵守场馆的秩序,保持安静,不要随意走动和大声喧哗。手机要调至静音或关机状态,以免影响他人观看演出。同时,要爱护场馆设施,不要随意破坏或涂鸦。
最后,由于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周边商业繁荣,人流量较大,游客在游玩时要注意保管好自己的财物,防止丢失或被盗。特别是在观看演出时,要将贵重物品放在安全的地方,或者随身携带。同时,要注意个人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